产业快讯

• 西安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陕西社区服务业迎来新机遇 • 陕西:百万职工“进乡村、看变化、助振兴” •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企业银行贷款(文旅贷)风险补偿实施细则出炉 • 2024年陕西将创建6个省级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乡村产业

2022年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山阳县生态养殖产业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峰云汇   时间:2023-05-29 11:02:05

2022年陕西省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山阳县生态养殖产业

商洛市山阳县:牵住生态“牛鼻子”厚植绿色“摇钱树”

一、基本情况

陕西省山阳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负氧离子浓度是世卫组织标准的10倍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和西安第二生活区,自然资源富集、生态优势明显。但长期以来,全县养殖业发展处于传统、无序、粗放生产经营阶段,生态化、产业化、规模化产业体系尚未建立,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问题突出,区域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受损严重,“生态高地”与“经济洼地”间反差巨大。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告诫我们要“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山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县”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禀赋,把绿色循环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特别是把生态养殖产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统筹生态空间与产业布局,积极建园区、兴基地、带农户,培育了以山阳县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园为代表的一批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真正把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成了金山银山“好价值”。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打造绿色园区。按照绿色循环、科技现代的理念,紧盯打造全省一流生态农业产业园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山阳县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园。聘请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整流域优化空间布局,精心编制总体规划和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对46户易地扶贫搬迁户腾退的71亩宅基地进行整理,流转302亩零散土地,并实施水系修复、生态林营造等工程,避免大拆大建,最大限度的守护原生态、传承原文态、留住原居民,构建了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生态价值实现空间格局。规划养殖核心产业园、粮改饲优质饲草加工区、良种繁育育肥区、屠宰加工区、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区“一园四区”,为集约发展、循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延链补链,多维度挖掘生态价值。按照“上伸下延”的思路,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打通上游链条,挖掘生态资源价值。“22℃商洛”的好气候、金钱河畔的好水质、传统产业带的好基础,为生态肉牛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尊重生态养殖规律,引导农户就地种植优质饲草1.3万亩,年生产优质青贮饲料1万吨,选用山泉水喂养,既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又减少了投入成本,把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直接的经济价值,实现了“零添加”。延伸下游产业,实现变废为宝。按照“粪污—沼气—有机肥—绿色种植”一体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建设沼气池1500立方米,年发电160万度,20%企业自用,80%供应周边居民小区,让507户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变“耗能”为“供能”,实现了“零排放”。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利用沼渣和食用菌废弃菌袋加工有机肥,年生产有机肥10万吨,供应省内渭南、延安和省外山东等地,清洁能源和有机肥销售收入逐年递增,开辟了做优“主业”、做大“副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坚持多措并举,全方位打造绿色品牌。好的生态产品,却“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普遍面临的难题。山阳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园依托“源味山阳”农产品区域品牌,发挥秦岭牛肉特有的风味和全程“无添加”的独特优势,努力在“绿”和“质”上下功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开发酱牛肉、腊牛肉、牛肉干等12类品种,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打响了秦岭腹地“岭南牛肉”品牌。在“促”和“销”上做文章,开辟淘宝、京东等线上销售渠道,主动对接西安、南京等地大型超市、酒店,提供特色化高端定制服务,实行牛肉分割销售,提升生态产品溢价能力,年销售收入达1.2亿元以上。

(四)坚持共建共享,多渠道联农带农增收。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县政府出台“激励乡党回乡创业十条措施”,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发展肉牛生态养殖产业,整合涉农资金3000万元,支持园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企业轻装上阵。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等不靠,先后投资3.2亿元建设园区,成功打造为国家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带动周边320户农户通过园区劳务、订单饲草、托养代养等方式,户均年增收3.5万元,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共赢。

三、工作成效

(一)采取“养殖+生态”,生态环境更好了。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建成的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园为传统畜牧产业探索出生态养殖的“山阳经验”。全县范围内推行集中生态养殖模式,建成生态养殖示范园4个,规模养殖场11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6个,减少了养殖业对水体、土壤、植被的破坏,实现了以牧“复绿、补绿、增绿”,生态资源优势得到巩固提升。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境内4条国考断面出境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有力保障了“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二)实行“养殖+品牌”,产品价值更高了。通过生态养殖产业延链补链、接二连三,推动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有机结合,持续擦亮以“岭南牛肉”为代表的“源味山阳”农特产品品牌。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5个,开发农产品30多种类260余种,认定“三品”农产品56个、地标产品3个、“名特优新”产品9个、区域公用品牌3个,岭南牛肉、德青源鸡蛋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畅销省内外,荣获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县称号,生态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三)通过“养殖+共享”,群众腰包更鼓了。以“三建三带”为抓手,结实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组建全县肉牛产业联合体,带动全县发展肉牛养殖基地5个、家庭农场11个、合作社27个,3000户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产值达7.8亿元。示范带动全县发展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11个,9000户农户镶嵌在生态养殖产业链上,年均增收1.6万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admin2]

相关资讯

  • 手机端观看

  •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产业人物

黄奇帆:实现共同富裕,应有五方面路径要求

近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新书《共同富裕: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中详谈了 ...

部长访谈—宁吉喆: 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于当前的经 ...

产业观点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