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快讯

• 西安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陕西社区服务业迎来新机遇 • 陕西:百万职工“进乡村、看变化、助振兴” •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企业银行贷款(文旅贷)风险补偿实施细则出炉 • 2024年陕西将创建6个省级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行业资讯

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全面解读

来源: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峰云汇   时间:2022-08-02 12:10:34

全面解读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开篇语

在庆祝建党101周年之际,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重要讲话精神,贯彻省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推出“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书写西安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

第二批案例的选编,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向,涵盖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各领域多个方面。在农业稳生产及产业发展上,突出结合实际,宜耕则耕、宜旅则旅,以及三产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在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农业景区地打造,推动农田景观化和农旅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价值的溢值。在乡村建设行动上,突出实用性功能为先,注重群众的发动与参与,突出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注意建立系统机制、长效机制。在乡村治理方面,注意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结合及人才地培训培养,特别是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加重着力,破解多年沉淀的遗留问题,清理问题合同、问题协议,为乡村减负,促进乡村发展轻装前行。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任重道远,前进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多重复杂的各类问题。我们一方面大胆改革和推进,结合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实际,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注意政策的延续性及社会稳定因素,坚持底线原则,坚守公有制基础和耕地红线,维护农民利益。我们发布的第二批案例具有典型的引领和借鉴意义,但是也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我们将不断对标指导,力促提升。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西安“抓乡村振兴促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已经进入快车道。我们将立足西安的城市定位和使命,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坚定前行,做出西安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共西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

示范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案例

高新区“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案例

西安高新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科技部确定建设的6个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2018、2019年高新区先后托管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和周至县12个镇街。全区共有204个行政村(其中涉农村156个),总面积10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8万亩,农业人口约41万人,202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72亿元,增长7.8%。如何更好统筹生态保护和乡村建设,成为科技园区向产业新城转变的时代考题。实践中,西安高新区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城市、资本、产业、科技、人才、政策等优势,通过“城市带动、平台撬动、企业联动、群众互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主要做法

(一)城市带动,打造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新典范

一是制定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高新标准”。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的标准,实施规划设计、产业培育、固本强基等10项工程,探索制定形成了城郊型、都市型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高新标准”。

二是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高新路径”。以城乡一体发展、群众共同富裕为导向,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乡村振兴“高新路径”;着力将城市的资本、人才和技术优势与乡村的资源和生态优势有机结合,形成1+1>2的合力效应;比亚迪、三星、法士特等大型工业企业为区内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拓宽了增收路径;珍佰粮、佰瑞、葡萄研究所等为农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石。

三是提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高新经验”。坚持依托城市资源、适应城市需要,着力打造近郊型都市农业产业生态圈,建成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农业对外开放试验区,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高新经验”。

(二)平台撬动,打造“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新引擎

一是撬动资本添动力。落实财政资金,成立高新区乡村振兴公司,先期建设的“秦岭八村”产业项目,撬动社会主体投资5000余万元,其他社会资本投资项目陆续洽谈中。

二是盘活资源添活力。鼓励村集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政府协调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闲置资源+企业出资金、技术、人才和培训+群众劳务输出”的方式参与示范村建设。对闲置农宅进行整合,充分利用闲置荒地,催生了精品乡间民宿、田园花海、乡村集市等一批文化旅游设施。4月28日开园至五一假期间,上滩村参与经营餐饮、保洁、停车等服务的商户共30户,共计收益约20万元,平均每户收益0.6万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557.jpg

李家岩智慧大棚

三是多方联动添合力。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联通省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2021年农村土地流转备案面积达1846亩,累计收集、审核、发布农村产权交易信息5179条,成交2496笔,成交金额9030万元。

(三)企业联动,打造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双赢新样板

发挥企业集聚优势,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统筹区内1500余家“五上”企业及众多中小企业资源,采取合作经营、对口援建、活动消费、宜业宜游等“四项措施”,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方式,优化乡村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与结对村共建集种植、加工、休闲、旅游、文化、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农业观光园、特色产业园、美丽休闲乡村。第一步将“秦岭北麓八村”打造成区域村企合作示范,随后向100个示范村推广,最后向全域行政村复制。截至目前,已有52家企业与示范村签署“万企兴万村”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两次近30家企业参加的村企对接活动,初步形成了中航富士达“静心堂”、联通公司“雪亮工程”、荣天信息“数字乡村”等项目,其中合作经营类项目3个,对口援建类项目3个、活动消费类项目6个。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615.jpg

上滩花海

(四)群众互动,打造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新标杆

建立健全区、镇(街)、村组三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引导群众与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主体积极互动、多元协同,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行“公司+村集体+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和下乡资本与合作社、村集体、农民等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成为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乡村振兴公司与平堰下村合作的精品民宿项目,除了为当地带来40多个就业岗位和更多商业机会外,每年还给村民支付房租及土地流转费用18万元,项目盈利后还将给村集体8%的分红。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624.jpg

平堰下村民宿

二、经验启示

(一)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和系统治理。坚持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全域规划“一张图”的原则,按照“全域推进、重点示范、全面提升”的要求,分类实施、分步推进、分级管理,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景、一村一业、各具特色”。建立乡村振兴跨部门、跨领域联络制度,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编制、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并举、前后衔接的推动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始终注重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激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高新区积极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培育职业化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三)始终围绕“三个转向”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条主线,紧紧围绕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工作任务转向“五大振兴”、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的目标,坚持抓当下与谋长远相结合、谋一域与谋全局相结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示范二:三生融合发展案例

长安区五台街道“规划引领+农田景区+乡村治理”

长安区五台街道地处秦岭北麓,总面积162.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社区)、82个村民小组、1.45万人,党员584名,全域属秦岭生态保护区范围。近年来,五台街道以花园乡村为依托、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长效治理为目标,坚持共同缔造,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实现乡村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让村庄变景区,民居变民宿,带动村集体经济有收益、群众有收入。

一、执规划之笔,绘美丽蓝图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图景,需要执好乡村规划之笔。五台街道坚持整体统筹、科学规划,综合考量各村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预留村庄产业发展空间,注重传统文化古村民居保护与发展,打造了一批饱含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一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根据村庄情况,坚持开门搞规划,邀请专家团队,倾听农民心声,征求乡贤能人意见,为各村量身定制村庄建设、农业产业、休闲旅游业等系列规划,形成指导村庄各项建设的依据图。二是挖掘特色。保持乡村独特风貌,保留村口的老树、院前的碾盘、村尾的小庙,充分挖掘特色,让老建筑修旧如旧,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坚决杜绝“千村一面”“大拆大建”。三是点石成金。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一批昔日平凡无奇的小村庄变成了现在的网红打卡地。西尧村利用山势自然坡道,让自然风光延伸到家前屋后,修建风车、电话亭、花架、拱门窗廊、三角屋顶,以秦岭自然山石为背景,充满异域风情的特色景观令人耳目一新,成为省市媒体眼中的“欧洲小镇”,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打卡。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632.jpg

建成“三河一山”绿道,让乡村更加宜居宜游。

二、扮优美环境,寄乡情乡愁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五台街道坚持治山、治水、治村一体推进,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是全面动员。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等突出短板,统筹整合资源,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形式,调动农民主体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提升了设施建管水平和利用效率。二是全面整治。通过守山护林、铺设污水管网、实施村庄绿化,实现“乡村美”的华丽转变。完成5个村污水管网铺设,建成沿山7个村供水工程,建成“五化”道路6条,村庄绿化率达45%以上。三是全域提升。从城镇功能完善、重点项目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突破等方面入手,全域推进乡村风貌建设提升,实现村民开门能见青山、碧水、蓝天的自然风光,出行能体验道路畅通、环境清洁、致富有道的宜居幸福家园。2021年五台街道被确定为省上跟踪指导考核市级重点镇;成功创建2A级旅游景区4个。四是长效治理。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强化村民自治、落实管护经费等手段,避免农村环境“边整治边反弹”“先治理后反弹”的怪圈,实现“乡村美”变“持久美”。创新推行“街长制”,落实村干部包街、党员联户、监督员分区、保洁员分段、群众参与的常态化管理模式。探索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投入预算60万元,建立积分兑换超市,完善积分制礼品兑换和整治成效评比奖励机制,以奖励激励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长治长效。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639.jpg

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告别“垃圾围村”,还原绿色乡村。

三、育文明乡风,铸振兴之魂

五台街道着眼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念普及入手,积极开展多样文明实践品牌活动,让老百姓的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擦亮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依托辖区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示范所和实践站,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出“五台巾帼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品牌,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女干部、女党员“巾帼力量”,带动党员干部积极服务抗疫一线。二是提升乡村“文明印象”。发动能工巧匠、乡贤积极参与,打造融合特色文化景观、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内涵的村史馆、村史广场6处;搞活“墙头文化”,打造出接地气的“文明礼仪墙”“道德教育墙”“政策明白墙”总计7570平方米,如今,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将文明传递到农村各个角落。三是文化进村寓教于乐。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科技之春、法治宣传等主题文化活动和惠民演出,举办大美秦岭、“中国年·看西安”等文明实践品牌活动,让群众在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中提升政策知晓率、增长劳动技能。近年来,先后创建“省级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3个,西尧村荣获全市“美丽庭院”示范村。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645.jpg

建设“五化”道路,将通村路打造成“民生路”、“景观路”、“致富路”。

四、守绿水青山,享美丽经济

五台街道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好山清水秀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延伸绿色空间,初步形成“康养+种养+体验+旅游”全产业链,让乡村“生态美”变成了群众“收入美”。一是培育新业态。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企业投资等形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培育发展精品民宿、艺术工作室,传承手工技艺,吸引市民游客体验农耕文化,将游客变“投资人”、乡村小院变创业基地。累计培育全市十佳民宿2户,带动发展温泉水疗9户、居家养老6户、特色餐饮7户。以艺术交流、手工制作为代表的星火村,培育发展手工制琴、传统陶艺、国画油画、特色茶艺等新业态10户。二是发展新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农耕体验、认养农业,养殖中华蜂5000余箱,种植大棚草莓、大田西瓜、精品黄桃、药用牡丹等350余亩,种植铁皮石斛、羊肚菌、高山油菜110亩,建成认养农业田园30亩。三是壮大新经济。通过文旅引领、产业带动、农业做优,带动各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收益,年收入50万以上的村1个、30万以上的村3个,涌现出了一批集体经济全面发展、群众多渠道增收的“明星村”。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650.jpg

探索多种种植,壮大集体经济,守护绿色生态底色。

五、育乡土人才,促内生发展

为了打造一支人才发展结构与乡村实际发展需求相适配的人才队伍,五台街道围绕基层推动乡村振兴实用人才需求,多措并举储备人才,为自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一是头雁引领群雁飞。全面加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高质量完成辖区11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两委”班子成员67人,全部实现“一肩挑”。石砭峪新村、留村荣获陕西省第二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省级示范村。二是年轻干部能力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234工程,选派乡村振兴书记10名,组建50人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年轻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本领不断提升。三是本土专家作用显。大力发掘和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土郎中”“田秀才”,培养造就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向质量型、技能型、经营型转变,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美丽乡村更宜居,青山绿水寄乡愁。五台街道依靠好山好水,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也将依托青山绿水,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共享共建美丽家园,书写乡村振兴美丽答卷!

示范三:产业融合发展案例

长安区石砭峪新村“规划植产业、治理育新机”乡村振兴案例

长安区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是移民搬迁村。搬迁后的新址,必然耕地紧张,让搬迁群众搬得出,能致富是决定搬迁工作成败的关键。因为新村位于秦岭北麓,有天然的旅游资源,所以在编制搬迁规划之时,就将农旅业态植入新村建设。家家户户,栋栋洋楼,决定了搬迁即成就乡村旅游业态的特质。新村凭借好资源,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集中发力,不断夯实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几年持续努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了从搬迁新村、花园乡村到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跃升,奋力打造了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典范、乡村振兴新示范。

一、基本情况

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和西安市水源地石砭峪水库的用水安全,2013年,石砭峪新村启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于2018年建设完成后正式进行搬迁,对原石砭峪山区7个自然村(四岔村、关庙村、青岔村、小马杓村、罗汉坪村、大瓢村、老龙桥村)进行集中安置,新村共26个村民小组、524户、1759人,党员86名,新村占地192亩。新村规划统一,房屋错落有致,整体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功能设施完备,配套建设了党建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医疗卫生室、健身活动广场、文化礼堂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水、电、气等生活服务设施,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村容村貌,极大提高和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交通、就医、上学等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多业融合,夯实产业基础。

一是一产强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优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实施市级产业扶贫“十百千万”项目,探索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做强以中蜂养殖、油菜、羊肚菌、铁皮石斛种植为代表的一产。发展中华蜂养殖120户5000余箱,种植铁皮石斛2800平方米65000丛,建成羊肚菌种植大棚14个,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二是二产延链。发展以蜂蜜、菜籽油、农产品精加工为主的二产,建成“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平台,集中收购、包装石砭峪核桃、板栗等杂果,打造“石砭峪”品牌。三是三产融合。培育精品民宿“拾间房”1处,带动村内休闲、餐饮、住宿、疗养、体验、艺术创作等特色产业30余家,新业态蓬勃发展,形成了以民宿、特色餐饮、居家养老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5万元。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陕西省集体经济示范村、西安市电子商务示范村、西安市十佳经济效益显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656.jpg

带动发展温泉水疗、康养民宿等新业态30余家

(二)生态优先,共建宜居家园。

作为易地搬迁安置新村,石砭峪新村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新村社区安置房为砖混二层小洋楼,以暗黄和灰黑为主色调,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活动广场、幸福院、公厕、水、电、路、气、绿化等公共设施。细化村内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定位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全面提升村内公共区域绿化、亮化、美化,实施垃圾分类,配齐户内二分类垃圾桶、村内垃圾箱500余套,垃圾分类全覆盖。全面提升村内绿化、亮化、美化标准,村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村庄绿化率达45%以上。石砭峪新村凭借优美的环境荣获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西安市十佳最美乡村。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02.jpg

石砭峪新村占地192亩,规划风格统一

(三)基层善治,培育文明乡风。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石砭峪新村积极探索、创新推行了“街长制”,以基层组织和党员为引领,充分发挥乡贤协助治理作用,在每条街巷建立“责任干部—责任党员—监督员—责任人—群众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推动从街巷美向庭院美、家风美延伸,通过“评、晒、奖”,设立红黑榜,引导群众积极创建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400余户,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群众基础。二是弘扬村史文化。在村内主要干道两侧绘制孝德文化墙30幅,旨在让村民进一步感受中华孝道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村内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配备齐全,建设展现石砭峪新村人文历史的村史馆、村史长廊2处,组建乡村文艺团体2个,定期组织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推向常态化。三是深化文明实践。高标准建设党建广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示范站,每月至少开展2次文明实践活动,培育形成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实现基层治理长效长治。实现了村庄美、村风好、村民乐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07.jpg

依托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标准打造阵地建设

(四)人才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建强班子队伍。石砭峪新村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完成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选优配强新一届村级“两委”班子,实现了一肩挑。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组织生活制度,全面落实党员承诺制、积分制,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吸引能人回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234工程部署,鼓励大学生反哺家乡,吸引在外成功人士、乡贤回乡创业。三是培育本土人才。注重实用性技能人才培养,组织党支部书记、村干部、致富能手、发展意愿户外出考察学习15人次,变劳力型农民为技能型农民,培育乡村振兴人才200余名,涌现出行业致富带头人10名,专业种植人才50名、特色养殖人才132人、电商人才5名。石砭峪新村相继荣获陕西省第二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省级示范村、西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经验启示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是巩固成效的有力保障。石砭峪新村通过建立健全“街长制”管理体系,明晰了街长、村干部、党员、监督员、保洁员的职责,夯实了村、组、户三级责任,建立评比考核、分类奖惩等制度机制,实现了用机制管根本、管长远、管大局的作用,为巩固乡村振兴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汲取群众智慧是优化提升的不竭源泉。石砭峪新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充分汲取群众智慧,全面发动村组干部,整合五员力量,发挥乡贤协助治理作用,高标准建成村史馆、村史长廊2处,打造新村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乡贤筹资慰问70岁以上老人、儿童3次,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凝聚力明显增强,发展信心也更加充足。

三是培育文明乡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助力。石砭峪新村坚持党建引领、长效治理、产业带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建设村史馆、村史长廊,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孝子”“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传承文化、传承美德,涵养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助力。

示范四:特色产业发展案例

临潼石榴——地理标志农产品强产业链案例

石榴是西安市临潼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自张骞出西域引石榴种于骊山脚下始,临潼石榴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近年来,临潼区认真对标“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聚焦区域特色,深挖石榴产业发展潜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通过深入实施石榴产业提升行动,强化项目引领、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成功选育临选一号、骊山红等石榴新品种100余个,建成高标准优质石榴产业园15个,全区石榴种植面积达到8万余亩,年产优质果8万余吨、直接产值6.4亿元,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实现了石榴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华丽转身。临潼石榴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称号,石榴种植系统荣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编制规划绘蓝图,挖掘产业潜力

为了“擦亮”临潼石榴这块金字招牌,临潼区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为契机,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成功把临潼打造成为了我国面积最大、品质最好、产量最高的产区。一是规划引领明方向。对标全省“深化‘3+X’特色现代农业工程”要求,践行“一产强、二产融、三产优”产业发展思路,制定出台《石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石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实施方案》和《石榴种植系统保护管理办法》等规划制度,为石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提质增效强产业。以“一街一业”“一村一品”为目标,强化项目引领与政策支持,在秦岭骊山北麓6个街办沿山优生区实施提质增效,提升改造2万亩。在10个石榴主产街办打造石榴准化示范园、石榴旅游观光园、石榴盆景园以及石榴品种资源圃等,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全区石榴种植面积达到8万余亩,年产优质果8万余吨。三是示范带动重引领。支持斜口芷阳、骊山东安、秦陵杨家等10个石榴园转型升级、突破发展,扶持果友、茂林、龙河等8家经营主体建设集农技、农机、农艺相融合的现代生产基地。同时,以示范园和基地为抓手,示范推广石榴新品种、栽培新技术,带动全区石榴种植模式的更新换代。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14.jpg

临潼区新华石榴标准化示范园园区

二、产业转型促融合,激发发展活力

临潼围绕培育石榴全产业链,着力推进石榴种植与加工、文旅、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新功能,贯通产销新渠道,同步实现了产业增效益和群众增收入的效果。一是促进“石榴+工业”融合。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主、招商引资等方式,围绕石榴主题,积极扶持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加快石榴酒、果汁、果醋、茶叶等产品研发升级,形成丹若尔、秦俑、红石榴等3个深加工品牌和百福瑞、林彤等15个省市级知名鲜果品牌。二是促进“石榴+旅游”融合。整合资源、包装项目,支持沿骊山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石榴经济林果,完善石榴产业规划区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形成19个示范村和6个石榴观光园,融入鲜明的石榴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食住行游购娱全体验石榴之旅,推动石榴产业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转变。三是促进“石榴+电商”融合。建立以中国网库临潼石榴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单品销售平台,与阿里巴巴、京东、顺丰等电商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合作关系,临潼石榴网销比列达到50%以上,为石榴产业发展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石榴产业联合会,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群众积极参与生产种植、市场营销、仓储物流和深加工,区内从事石榴生产销售企业、专业合作社60余家,石榴种植户达到8200户,从业群众1.5万人,石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果”和“致富果”。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19.jpg

华清池畔,榴花盛开

三、强化服务优机制,提升保障能力

服务保障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临潼区依托中国园艺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与秦农银行、太平洋保险等金融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强化技术和融资支持,为产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一是人才保障做技术指导。聘请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省市石榴首席专家加盟,与临潼区技术人员、农村乡土人才组成120人的石榴技术服务队伍,为全区石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二是技术保障提溢价空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等院校深度合作,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开展富硒和早上市石榴研发工作,持续提升石榴溢价空间。三是服务保障优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城乡融合发展“一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推广“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设模式,不断提升石榴产区生产生活环境,凝聚产业发展合力。统筹临潼之窗、惠农电子、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等信息服务资源,为全区石榴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公共营销、农业物联和价格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四是金融保障解后顾之忧。支持秦农银行、农业银行为种植户发放“石榴贷”5000余万元,组织太平洋、人寿等保险机构开展石榴种植生产全过程承保,解决果农后顾之忧,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四、挖掘特色树形象,彰显品牌魅力

临潼区通过深挖石榴地标产品功能和文化内涵,发布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宣传推介系列活动,推动临潼石榴品牌叫响全国。一是把产品推出去。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参加全国性石榴产业评优会、展销会等推介活动,利用西洽会、农高会、绿博会等农产品展示平台,积极宣传推广,提升石榴知名度。二是把客商引进来。加强与亚美尼亚等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石榴种植和深加工产业化,让石榴成为对外沟通合作的“丝路使者”。坚持在石榴成熟季举办 “石榴花开”“石榴熟了”等主题宣传推介活动,组织开展石榴评优品鉴、文化展示、盆景园艺、政策宣讲、电商销售等系列活动,不断扩大临潼石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把品牌树起来。强化临潼石榴地标产品功能,加快“两品一标”认证申报,认证临优、林彤、骊优等产品商标15个,有力提升了临潼石榴的市场品牌形象。组织文化传播机构,挖掘创作以石榴为主题的诗词书画,编辑石榴主题文学专刊,建设石榴盆景园,2020年成功发布“盛世御果·丝路飘香”区域公用品牌,广泛传播石榴产业转型升级的“临潼声音”。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25.jpg

临潼石榴宣传推介活动

临潼区以石榴产业融合发展为先导,不断强化“规划引领、产业融合、园区带动、品质突破、品牌提升”的发展思路,把石榴产业打造成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和招牌,全面带动全区特色果品、优质奶畜等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示范五:农业农旅融合发展案例

蓝田“荞麦花海”农业景区农旅融合案例

荞麦生荒地、喜凉爽、花枝俏,是我国重要的小宗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蓝田县充分发挥地方生态特色,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在秦岭浅山地带连片种植荞麦三百多亩,年产四十余吨,带动了域内饸饹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蓝田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通过“农业+旅游”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逐步形成“春有油菜、夏有荞麦”的农旅结合布局,积极探索出一条集生产实用、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一、基本情况

蓝田县山区群众种植荞麦历史悠久,早在清末年间,先辈们就在丘陵地带种植荞麦。2021年,全县荞麦种植面积311亩,年产量约40吨,年产饸饹面1600余吨,主要分布在九间房镇、灞源镇、蓝桥镇等山区镇。今年以来,蓝田县围绕“荞麦产业融合发展”定位,依托蓝田“厨师之乡”、蓝田荞面饸饹特色小吃等地方金字招牌,促进荞麦产业规模化、多元化融合发展,打造了具有蓝田地域标志的荞麦茶、荞麦饸饹等品牌产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地域优势等资源潜力,将旅游观光、休闲与农耕体验融合到一起,使游客有观赏、有体验、有消费,从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做法与成效

(一)示范带动,提高荞麦产量。聚力政策引导,通过财政补贴、技术引进等方式,依托九间房镇千亩荞麦示范园引领,着重在九间房、普化、汤峪等五个镇发展荞麦种植示范基地,预计带动群众种植荞麦3200多亩;推行统一供种、统一配肥、统一播种、统一田管、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标准生产模式,加大苦荞种植的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荞麦产量。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30.jpg

小小的荞麦种子,孕育了成熟的硕果

(二)科技为先,提供技术服务。按照市场需求和“订单农业”要求,加强与收购企业的对接,根据收购企业要求的生产技术指标,选择荞麦品种、肥料、药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荞麦种植操作技术规程,建立规范化、规模化优质荞麦原料生产基地。积极挖掘生产潜力,重点推广精量和半精量播种、合理密植、少耕免耕、深松整地、配方施肥等技术,强化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等“六良”配套,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全程开展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努力提高荞麦生产水平。

(三)让利于民,落实政策补贴。由财政列资,加强对荞麦品种更新、技术改造、设备购置资金等扶持政策力度,重点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荞麦执行每亩补贴380元、群众自主种植1亩以上的每亩补贴300元标准;对产中管理规范且平均亩产200斤以上的田块每亩再追加补贴50元,不断刺激提高农民荞麦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农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条。蓝田县进一步规范饸饹加工,挖掘新的荞麦附属产品,加快荞麦类原料与加工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加强产品标识监督管理,打造“蓝田饸饹+蓝田小吃”绝配时尚套餐,实现百城千店全面运营。九间房镇利用荞麦花海形成的优美景观,充分挖掘当地生态和民俗文化资源,拓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在峪口村实施千亩荞麦示范园项目,建成民宿11家,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意境,带动乡村旅游,实现农旅融合。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35.jpg

经过多少风雨的洗礼,才绽放出如诗如画般花海

(五)联股联利,提高群众收入。把群众收入嵌入荞麦产业链之中,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荞麦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实现群众打工、租地、分红三种收入,推动群众增收。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41.jpg

还是荞麦饸饹的味道,也是家乡小城的味道

三、经验启示

(一)强化规模管理,促进品牌效应,是推动荞麦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蓝田县通过政府引导、技术支持、园区引领、资金扶持,加强了企业与荞麦种植农民的紧密联系,稳固“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传统荞麦食品加工企业落后的家族式管理体制,克服点多面广、分散经营、技术装备落后的弊端,促进荞麦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为荞麦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二)拓展产业链条,推动农旅融合,是推动荞麦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三产融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蓝田县大力延伸荞麦产业链条,通过“互联网+”“旅游+”“实体店+”等渠道,不断提升打造“蓝田饸饹”的品牌知名度,形成“种、加、销、游”融合发展的荞麦全产业链。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荞麦产业成为蓝田富民主导产业之一的关键因素。

(三)引导群众参与,增加群众收入,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实现农村居民增收是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与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蓝田县以产业示范园区为引领,按照党建引领、组织实施、共建共享理念,充分盘活了荒坡荒地等土地资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群众收入,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47.jpg

悠然南山下的荞麦花海

白居易曾有诗云,“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像打造油菜花海一样打造荞麦花季,传承了蓝田荞麦种植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旅游+农业”示范园区的模式,也是当前蓝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广大群众农民增收拓展了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支撑。

示范六:乡村建设发展案例

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案例

蓝田县三里镇樊家村位于蓝田县城东5公里山岭地区,不临山、不依水、不靠城,乡村发展缺乏资源和契机。近年来,樊家村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没有资源创造资源,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发展的资源禀赋。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引入花卉种植及销售产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设施果业等,走出了一条乡村建设催生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一、基本情况

蓝田县三里镇樊家村辖5个村民小组,420户1520人,党员36名,耕地面积1475亩,村主导产业以苗木花卉种植、养殖业为主,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约55万元。相继被评为西安市美丽党建示范村、蓝田县美丽村庄先进村、蓝田县脱贫攻坚星级村。作为省级贫困村,以前的樊家村垃圾靠风刮,污水满地洒,脱贫之后仍然存在产业发展单一、群众收入增长缓慢、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等现象。近年来,樊家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坚持以“六聚焦六美丽”为抓手,下大力气整治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整合资源吸引投资,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擘画了“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良好、乡风和谐淳朴、群众幸福安居”的振兴蓝图。

二、做法成效

一是党建引领汇聚力量。樊家村坚持把“强党建促振兴”摆在核心地位,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建强战斗堡垒。“两委”换届后,村委会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从59降到了51岁,学历最高达到了大专,实现“年龄降、学历升”两个优化目标,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打造阳光支部。严格落实民主决策程序,实现了“三务共知”“村务共决”“财务共监”,做到了村事村民定。动员发动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村庄建设,激发群众爱村、建村、治村情怀。在村庄建设中,党员带头,村民全员参与村庄治理,自发捐赠家中有意义的历史物件,合力打造美丽家园。自发修建村史馆,村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村子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也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出钱出力。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53.jpg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是人居环境创造资源。樊家村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坚持先调研再规划,最后建设的科学方法,特别注重充分动员群众,让群众参与、群众决策,同时注意先建机制、后建工程。

尊重村民意愿,遵循村落底蕴,杜绝大拆大建,依据现有格局,合理利用闲置、废旧资源,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内在功能,提高生活品质。第一,支部引领,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樊家村坚持机制先行,走出了重复治理的“怪圈”,巩固了创建成果,建立了系列长效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村组干部、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党员充实到网格中,划分管理区域,包区域、包巷子、包街道,进行日常巡查管护,及时曝光制止各类不文明行为。同时重新组建村级绿化保洁队,结合党员干部分包责任区,定期督促指导保洁员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形成“三分建七分管”的良好氛围。实行积分制管理。组建检查队伍,以周检月评的形式对各家各户门前三包、庭院清洁、室内卫生、户厕改造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考核,建立积分台账,将得分情况在村公示栏公示,并定期开展积分奖励活动,激发了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管护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各类奖补资金,切实用于具体工程项目。同时,加大村集体经济对后期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维护的资金投入,确保村内环境卫生长期优化靓化。第二,注重群众关心的实用功能,分步推进,有效治理。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六个清理”,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让村庄不留卫生死角。聚焦关切,改善民生。实施村干道、墙面提升亮化,村主干道完成雕塑、荷花缸、蜗牛艺术小品美化布景,黑化路面1.3万平方米,墙立面完成刷白8100平方米、彩绘1300平方米,安装路灯55盏 ;改造2座水塔及7000m饮水管网、新建50吨蓄水池1个,顺利启动智慧水务建设;新建3座污水处理站、铺设改造生活污水管网6900m;设立9处垃圾分类点,改厕420户,公共基础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因地制宜,植入文化。整治脏乱洼地,用闲置地皮、废旧器具打造美丽休闲广场区,赋予防汛抗旱避险实用功能,建成荷和、乡愁、水塔、党建、休闲文化等主题广场5个。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挖樊家村文化资源,在村庄布置中,使用大量图案雕塑、文字标语弘扬等传统文化,嵌入乡土情怀,以自然温柔的方式,引导村民“爱国拥党、有爱友善、爱村护村”,提升了村庄的文明程度,全村“颜值”和“气质”爆表。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758.jpg

村庄环境持续美化

三是产业发力促进增收。通过环境卫生的治理改善,提升了村容村貌,环境成为村发展的最大资源禀赋,吸引了市场主体、社会资本的投入。三产融合效益显。流转80亩土地引入企业种植70座大棚花卉,购置花卉包装设施,打造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配套建设花艺体验馆及增植花卉绿雕,目前已发展成为集花卉种植、包装、销售、观光游览为一体的综合产业示范园,年产约70万元,产业园固定用工15人,高峰用工50人,土地流转金、劳务佣金、配股分红等收益使村每户每月增收2000元。整合资源迎客来。吸纳村民、村集体闲置房屋、废弃学校资源共2座26间,寻求企业开发高品质民宿,将樱桃采摘、花卉观赏、乡村体验等观光农业与住宿、餐饮融合,打造“现代农业+民宿”发展模式。能源产业促增收。村集体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投资75万元建设光伏发电产业,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农民平均增收达到6250元。传统种养殖业做保障。樱桃种植业累计投资150万元,年收益约45万元,用工35人,发放工资5万元;养殖合作社肉猪、肉牛存栏共达到690头,每年为3户脱贫户分红3000元,劳务用工带动7户脱贫户年增收7万元,村民及脱贫户实现“就业在产业、挣钱不出村”的夙愿。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03.jpg

 发展富民增收产业

三、经验启示

一要党建引领、全员参与。樊家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动员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取得了产业发展、生态优化、农民增收的实效。

二要机制保障、持续发展。樊家村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坚持“三包”“六清”,实行网格化管理与积分制管理,用制度保障建设成效,让环境明显变美,长久变美,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三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樊家村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采取“外引+内培”的人才吸纳思路,用待遇、情感吸引外部人,用职业教育、以工代训培养内部人,把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英才聚集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激活了村庄发展潜力,共绘村庄振兴蓝图。

示范七:乡村治理发展案例

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案例

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50公里,总面积244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30个社区、7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0万。近年来,阎良区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因村施策、继承创新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全科网格”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两个信息平台,常态化落实村级议事协商、乡村建设、民主管村“三项机制”,以“两平台三机制”为抓手,注重“三治”协同发展,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数字赋能,建强治理“大脑”。

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织密网格、优化服务是关键。阎良区坚持党政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覆盖、上下联动,从社区、村民小组等“微细胞”入手,以信息化为支撑,积极整合“全科网格”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两个信息平台,打造智慧化乡村“大脑”,用基层治理“小网格”托举乡村服务“大民生”。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09.jpg

阎良区社会治理全科网格系统

一是统分结合,科学“定格”。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原则,科学建网,规范运行。优化全区网格设置,按照“六化”“四有”标准,建成区域一体化社会治理全科网格综合调度平台,覆盖全区7个街道、48个部门、2109路监控链路和组织、综治、民政、卫健等条线部门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打破行政壁垒和信息孤岛,做到社区各类社会管理事务“一个格服务、一张网治理”,实现“一网尽收、一格服务、一环处置”。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15.jpg

网格管理网格员坚持每日巡查

二是整合信息,科技“助格”。创新构建“3+1+N”信息公开体系,细化19大类109项公开内容,通过手机APP、村组触摸屏、IPTV及各村公开栏“3+1”组织,全景式、数字化、即时性公开;梳理整合脱贫攻坚、政策宣传、警务直通车、“1+5+X”民情地图、合疗报销、户籍办理等N项板块,根据职责分工及时公开有关信息,构建强有力的衔接配合、信息互通、统筹协调、村民共享的信息公开制度,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共享化、智慧化,推动社会治理工作“重心下移”。

三是多元共治,服务“优格”。按照培养基层后备干部标准,面向全区招募组织放心、群众认可的“热心肠”网格员172人,坚持每日巡查。同时,在每个网格中选派进社区在职党员、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为兼职网格员,形成了“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网格管理队伍。推出“三单服务”“乡村理事会”“网格+警格”、新社会阶层人士志愿参与等一批多元共治典型,有效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了的看不着”难题,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截至目前,累计上报网格事件4万余件,办结率达到99%以上。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21.jpg

网格管理网格员现场为群众解决问题

(二)积极探索,壮实治理“躯干”。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离不开完备的体制机制保障。阎良区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统筹部门职责,探索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形成三项机制“躯干支撑”,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是探索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坚持把加强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全区73个村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探索推行“党组织+”村级民主议事协商新模式,明确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有效加强了党组织对村委会、村监会、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建立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1+N”体系,全面推进农村其他组织工作规范化开展,做到农村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全面加强党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党小组在党员教育管理、联系服务群众、组织村民议事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有效激活村党组织“神经末梢”,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二是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机制。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经济发展两条主线,全面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协同、自我造血的乡村建设新机制。探索建立“3510”生活垃圾治理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96%,投资1.1亿元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37个。全力打造“党建+电商+合作社+旅游”发展模式,线上线下同步推介,特色农产品产值效益年创新高,阎良甜瓜年产值7亿元以上。探索推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两翼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格局,20余家合作社“造血式”传帮带,实现“租金保底、盈余分红、农民增收”,每年带动群众就业1.1万余人次。

三是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的民主管村机制。创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有效形式和平台载体。建立深化村级工作事项准入清单、依法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将村级需要依法履行的事项进行精简,不断扩大村民自治工作覆盖面。深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构建民主自治、权责明确、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监督有力的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体系。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探索运用积分制,坚持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充分发挥积分制激励约束作用。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培育自治文化,增强村民议事协商参与、意见与利益表达、民主监督等能力,实现农村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个人在乡村振兴各类事务中的有效参与。

二、经验启示

乡村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性工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是人才、资金、战略的有效统一。阎良区在乡村治理中创新推出的“两平台三机制”就像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为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活力。

一是健全机制是乡村治理的关键。阎良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把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强化人才、经费、组织等各项保障,建立健全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高位推动、上下合力、全员参与,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党建引领是乡村治理的核心。乡村治理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阎良区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落实街道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主体责任,打造“5+5”(5个工作联盟+5支志愿服务队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推动乡村治理的强大合力。

三是群众参与是乡村治理的保障。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治理的主体,乡村治理的核心就是要突出农民群众的参与。阎良区探索实施积分制,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小切口”入手,构建针对性较强的积分治理体系,让群众从站着看向抢着干逐步转变,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示范八:党建引领发展案例

阎良区“规范强管+载体促行+保障提速+考核加压”村干队伍建设提升案例

近年来,阎良区将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源头工程,深入改革探索,通过规范强管、载体促行、保障提速、考核加压,逐步构建起了村干部实绩化管理体系,推动村干部实干的意识显著强化、能力显著提升、斗志显著提振、绩效显著提高,点燃了乡村振兴的火热“引擎”。此项改革创新成果,多次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一、起因背景

图片习近平强调:“村干部是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村干部作为党和政府在农村的“代言人”,身处各项政策落实的最前沿,肩负着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职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提速,国家资源政策向农村转移的力度持续加大,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愈加繁重,随之而来的是村干部管理问题的凸显,主要为有效管理难、激情调动难、精准考核难。纵向来看,包田到户和取消农业税后的较长一段时间,村干部定位模糊,队伍凝聚力和氛围逐渐转变,短时间内难以有效“重整军心”。即便阎良区较早以来对村干部队伍建设就开始重视,但对其管理、调动、约束上仍有一些短板。横向来看,村干部并非专职,待遇为补贴性质,2022年以前,阎良区普通村干部每月补贴1380元,标准较低,甚至不如外出务工1周挣得多,街道层面为保证工作落实和维持稳定,“不敢”施加太大压力;而且,受工作量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中青年外流加剧影响,村民担任村干部的意愿并不强烈,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此外,受限于了解不深入、抹不开“面子”等原因,村干部考核精准度不高,“指挥棒”作用发挥不灵。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阎良区主动适应新常态、挑战新问题,结合实际,建立起系统完备、灵活方便、务实管用的村干部实绩化管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规范强管,改善干部“生态”。制度是实干的“标准尺”。阎良区从建章立制入手,优化《村干部管理考核监督实施细则》,明确日常管理、民主监督等6方面22条规范,推动村干部管理从开放向闭环转变。一是强化行为约束。健全坐班值班、信息公开、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推行24小时为群众服务;加强民主决策、村务监督等制度执行,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村监会沟通机制,狠抓廉政建设和经济责任审计,同步严格过程和结果监督。二是强化意识塑造。实施谈心谈话制度,街道党工委书记每季度、分管领导每月与村干部谈心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点评排名;街道纪工委书记根据需要随时与村干部谈心谈话,干得好的鼓励、干的差的提醒、班子不和谐的诫勉谈话,引导村干部树立主责主业意识。三是强化能力提升。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和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为主线,分级分类制定村干部培训计划,每年进行全覆盖培训,同步依托“三会一课”抓好经常性学习,切实增强村干部履职自信。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31.jpg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题培训

(二)筑牢载体促行,转换干事“状态”。载体是实干的“催化剂”。阎良区聚焦办实事解难题,连续打造“三问三看三比”、开门一件事等载体,实现了村干部从想干事到干成事的“虚实”转化。一是以承诺定目标。2020年以来,先后3次规模性组织村干部摸排认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办理基层党建、基础设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惠民实事800余件,切实将村干部从“想”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二是以比拼提激情。每季度从基层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方面确定主题,开展村干部“比武打擂”30余场次,通过“红榜”比业绩、“黑榜”晒问题,营造起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以督查促落实。建立组织部督查、街道督导、“五老群众会”督促三级联动机制,对村干部承诺事项办理情况,组织部适时抽查,街道全程指导,“五老群众会”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并督促进度,切实给足村干部压力,确保“说到做到”。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36.jpg

村党组织书记“三问三看三比”擂台赛

(三)夯实保障提速,跑出奋斗“姿态”。保障是实干的“助推器”。阎良区将村干部待遇保障作为重点环节,纳入财政预算,健全经费体系,持续壮大实干“引擎”。一是打破体制壁垒。探索村干部职业化改革,对标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补贴待遇,并配套任职年限补贴、学历补贴、获得表彰奖励等,实现补贴定期增长,增强了岗位吸引力和约束力。二是加强基础保障。出台《为现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的意见》《强化下派村党组织书记待遇保障的意见》《提高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的意见》等政策,村级组织“三项经费”增加至原来一倍,解除了“后顾之忧”。三是增进正向激励。出台《村干部补贴与集体经济收益挂钩奖励实施细则》,对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进行奖励,干的越好、奖励越多。此外,对“开门一件事”等活动中承诺事项办理突出的,发放项目经费补贴,激发了干事创业积极性。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42.jpg

村干部待遇保障系列政策

(四)精准考核加压,铸就实干“势态”。考核是实干的“指挥棒”。阎良区将考核作为村干部管理的重要组成,实施“三化”改革,精细记录实干状态,精准刻画奋斗姿态,牢牢树立真抓实干导向。一是成绩具体化。全面建立村干部实绩档案,将考勤考核、为民服务、重点工作等10方面表现记录存档,并将包村领导每月点评、党工委每季度排名、村干部每年考核情况全程备案,实现干事创业状态生动呈现。二是评比精准化。在建立实绩档案基础上,选好“评判官”,优化考核方式,每半年组织村干部向街道党工委和党员群众述职,测评满意率,综合月点评、季排名、半年测评、“擂台比武”情况,科学确定“等次”,确保反映实绩、群众公认。三是奖惩科学化。坚持鼓励激励不撒“胡椒面”,实施绩效差异化制度,表现突出的优先评优表彰、推荐考录公务员,基本称职的扣发绩效补贴、提醒谈话,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予以调整,让跑得慢的有动力、跑得快的有奖励,从催着干变为主动谋。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47.jpg

全区新一届村党组织“开门一件事”项目观摩评估

三、初步成效

一是扭转了来去自由的心理状态。实绩化体系推行后,管理规范了,待遇提高了,村干部成了“香饽饽”,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街道对村干部的调动效果随之改善,村干部也真正把岗位当成了“饭碗”,守规矩就是守“饭碗”的概念深入人心。

二是解决了月清月结的后顾之忧。阎良区为村干部购买包括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的人身意外伤害险,为符合条件的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解决“养老问题”,切实促进村干部安心投入到干事创业当中。

三是提振了砥砺奋进的实干斗志。通过每月点评、定期谈心谈话、常态教育培训,帮助村干部强化了弱项、提升了能力,“比武打擂”让村干部上了“红榜”有荣誉有奖励,上了“黑榜”丢里子也丢面子,村干部从“鞭子打着走”变成“自主向前跑”。

四是注入了振兴发展的澎湃动力。在实绩管理的推动下,村干部集中精力在干实事上,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需求,办结了一大批想办而没有办的要事,夯实了乡村腾飞发展的硬件基础,筑牢了治理有效的软件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快车”有了更充沛的动力。

四、几点启示

村干部实绩化管理体系,实现了“盯人促事”向“体系抓人兴事”的转变,对于阎良区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是组织领导是乡村振兴强力推进的关键所在。阎良区坚持将“书记抓、抓书记”贯穿村干部队伍建设全程,区委书记站位全区全局,一线设计、部署、推进,提出实绩化管理思路,解决了项目投入、经费保障等“卡脖子”问题,层层压实了责任;各街道党工委书记经常研究推进,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比武打擂”,上下“拧成了一股绳”,部署到落实形成了“闭环”,真抓真管成了氛围。实践证明,抓好组织领导就抓住了事情的关键,主体责任才能有效落实,重点工作才能有效推进。

二是系统思维是乡村振兴有效推进的必要方法。阎良区坚持以系统的思维设计、发展的眼光推进村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考虑人、财、物、事等因素,做到群体“生态”和个体活力、导向引领和压力推动、意识塑造和行动促进、基础保障和奖优罚劣“四个兼顾”,让村干部有实干的意识、行动、压力、激情和氛围。见微知著,以系统思维抓乡村振兴,清晰处置相互之间关联、影响、作用的繁杂因素,是高质高效推进的有效方法。

三是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跨越推进的重要保证。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阎良区聚焦村干部“本质是农民、人岗不相适”的情况,将村干部待遇提高至地域市场水平,推动村干部岗位由“副业”变为“主业”,稳定队伍的同时,提高了进入“门槛”,提升了队伍质量,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夯实了基础。

示范九:乡村文化德治发展案例

临潼区乡村德治引领乡村治理案例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三大文章之一。临潼区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通过完善机制、结对共建、典型示范等多措并举,推动德治引领乡村治理。

一、基本情况

临潼区坚持以“美丽人家”“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抓手,通过实施乡风文明“十个一”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全区农村乡风民风面貌,使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有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水平提升。截止目前,全区95%以上的行政村开展了订立悬挂家风家训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乡风文明一条街,且设立有善行义举榜。

二、主要做法

(一)机制保障。坚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抓工作,街道部门齐动员,区委文明委总牵头的工作机制。把“美丽人家”“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要点,印发了《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促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并在全区宣传工作会、专题推进会上进行专题安排。坚持常态检查与交流推进相结合,在做好日常安排督导的同时,通过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观摩会等形式互学互比、以学促建。坚持分类分层推进建设,将全区行政村分为示范村、重点村、一般村三个层次,示范村突出高标准、重点村突出保落实、一般村突出广覆盖,分层次、高标准扎实务实推进美丽乡村、美丽人家建设。坚持主要领导一线抓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一线调研中多次对推进美丽乡风、美丽人家工作专门强调,常委部长集中遍访19个山区重点村,全力推动任务落实。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55.jpg

临潼北田街道滩王村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挂牌

(二)融合推动。坚持融入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整体推进带动具体工作有效落实。与文明创建相结合,紧紧围绕西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从硬件建设、便民服务、宣传引导等方面着力,不断提升群众对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参与度。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相结合,在全区各街道、村、社区全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并组建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与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相结合,不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大提升,创建干净整洁村容村貌,促进村民良好卫生习惯养成。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859.jpg

临潼北田街道尖角村打造乡风文明一条街

(三)载体联动。坚持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共建,先后组织208家文明单位结对208个行政村开展文明共建,按照“整合优质资源,发挥特色优势”的原则,号召文明单位在善行义举榜、文明乡风一条街等硬件建设上,在文化建设、道德讲堂、科技卫生法律宣传等软件活动上全面给予支持,把文明单位在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传递到村,为各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外脑”,为具体活动开展注入新鲜动能,推动城乡共建。

(四)传播给力。坚持突出亮点带动工作,不断丰富活动载体。一是创新开展“临潼最美乡村”系列主题微视频展播活动,突出乡村、家庭、乡风、庭院、民宿五个最美主题,创作10余部各具特色的微视频,通过全媒体推送,持续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以成果展示带动“美丽人家”“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二是注重用好“临潼好人发布厅”、“凡星闪耀、文明临潼”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评选、“家风家训进万家”书法家义写活动等载体,选树身边典型,助力美丽乡风建设。三是注重挖掘弘扬乡村特色文化,持续打造一批诸如红色文化尖角村、历史文化秦俑村、乡愁记忆高沟村、民宿旅游山任村等特色鲜明的示范村、样板村、文明村,全力提升乡村文明。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904.jpg

组织开展“和谐邻里情 文明我的城”邻里节活动

三、经验成效

(一)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根本。临潼区坚持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性工作,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工作具体化、系统化,切实提升了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认同感和践行自觉。

(二)典型示范带动是关键。临潼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坚持以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引领,通过创建文明村,树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带动广大农村群众在思想上、行为上自觉与先进看齐,营造了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进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

(三)培养文明意识是基础。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培养广大农村群众的文明意识为基础。临潼区坚持以“美丽人家”“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抓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契合了广大农村家庭在物质生活丰富后,对整体生活环境的新期待,对健康绿色、文明和谐生活理念的新诉求,有效促使农村群众在精神上受洗礼、在思想受教育、在行动上得鼓舞,坚定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践行。

示范十:推动乡村产业服务发展案例

鄠邑区“新型农经指导服务体系+农村创业创新导师”促产业发展案例

鄠邑区新农中心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原则,以构建“新农中心+辅导员”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服务体系为抓手,采用公开遴选和挂牌委托相结合的方式,组建壮大农村创业创新导师和乡村企业家队伍,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骨干力量。鄠邑区紧密结合全区实际,通过公开遴选+挂牌委托方式,率先在全省创建首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服务中心”(简称:新农中心),采取以社会化市场服务为主、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为辅的新型经营模式,组建壮大农村创业创新导师和乡村企业家队伍,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为乡村振兴引入“外脑”,为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匹配“助理”,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团队建设,丰富乡村振兴人才资源。为解决当前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且能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适用型人才缺少问题,鄠邑区率先成立区新农中心,聚集乡村振兴人才资源。一是组建专业团队。组建了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陈传峰领衔,注册会计师、规划设计师、互联网营销人才、微生物技术人才等高级人才加持的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利农民的“头雁”队伍,引领全区乡村产业发展工作。二是建立专家智库。组建农业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等领域100余名专家的专家服务团,引导人才资源向乡村流动,扩充农村人才队伍,不断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潜力。三是培育本土人才。新农中心积极协助区农业农村局、区农经站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农民合作社区级辅导员培训等工作,为提升鄠邑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910.jpg

做好人才培育,加强乡村人力资源开发

(二)抓项目策划,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就业的基础,也是人才集聚的依托,是乡村人才引得进、有发展、留得住的关键。新农中心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为目标,探索和扶持各种产业融合,发展新型产业业态,形成鄠邑乡村品牌。一是抓长远项目,促进有资源的村集体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抓财政项目,帮助有发展需求的新农主体高质量发展。新农中心成功策划了东韩村、衙道村等9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产业发展项目,为30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编制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升项目申报书,为100余家各类新农主体授信超过5000万元,总涉及金额近亿元,为鄠邑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916.jpg

深化产业链条,做强“户县葡萄”品牌

(三)抓全程服务,引导主体规范运营。新农中心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为出发点,搭建了“一院一中心多基地”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一院为鄠邑区乡村振兴研究院,重点围绕区域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政策和技术问题,组织开展智库建设、关键技术突破、乡村振兴规划、典型模式集成、技术支撑服务以及三农人才培训等服务。一中心为新农中心,专业为新农主体提供运营指导、品牌孵化、项目策划、财务规范、金融保险、档案管理等全程“一站式”服务。多基地是在各街办成立乡村振兴演习所,链接各个街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新农中心成立以来,已为全区200余家新农主体提供代理注册、制度建设、代理记账、财务审计等规范性服务,引导新农主体规范化运营。

(四)抓改革创新,拥抱新型发展模式。新农中心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经过充分调研,结合本地区域资源禀赋,引入全新的发展模式。一是探索“社会资本+集体股份合作社”混合所有制及产业孵化模式。在衙道村生物有机肥厂项目上,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与西安格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了养种循环机制,提高了衙道村及周边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二是打造品牌强、买全国卖全网的乡村电商产业园区模式。在东韩有礼特色品牌孵化器项目上,引入“电子商务+网络直播”,构建了“买全国,卖全网”的乡村电商产业园区模式,加速畅通农业向现代化商业农业的转变。三是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区域内优势产业链企业,带动产业链各主体融合发展、合作发展。新农中心建设以“鄠邑果蔬”“鄠邑生鲜”为主的鄠邑区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孵化中心,聚焦生鲜全品类、全区域、全产业链三大维度,全面推进标准化品控管理、数字化冷链集配、品牌化营销推广、市场化运营服务四大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品牌附加值。

微信图片_20220802103922.jpg

衙道有机肥场成功落地,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经验与启示

(一)加强自身建设是根本。新农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农主体管理工作指示精神,以智慧驱动为核心,在“规范提升”上下功夫,在“整区推进”上聚合力,完善基础制度、加强能力建设、深化对接服务、健全指导体系,推动新农主体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助推新农主体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引进人才是支撑。新农中心作为一个专注于“亲商助企”的三农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外脑+助理”的引领作用,创新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涉农院校对接,积极为服务对象招聘急需人才。从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等重点环节入手,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以股权激励等分配方式,不断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三)拓展合作领域是重点。新农中心作为鄠邑区公共服务团队,主动与农技部门、供销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机构等合作,汇集更多的农业服务资源,为新农主体提供更多综合性、多元化、一站式服务,吸引更多的项目和资源进来,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admin2]

相关资讯

  • 手机端观看

  •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产业人物

黄奇帆:实现共同富裕,应有五方面路径要求

近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新书《共同富裕: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中详谈了 ...

部长访谈—宁吉喆: 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于当前的经 ...

产业观点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

更多>>